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著眼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立足于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現代文明,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深入系統闡述,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充盈著中華文化獨特氣韻的光輝文獻,為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為了讓廣大黨員干部更好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動文化強區建設。本版聚焦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圍繞如何深刻理解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怎樣在新時代文化傳承發展中扛起寧夏擔當、展現寧夏作為等,匯集寧夏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相關負責人撰寫的理論文章,以饗讀者。
以網絡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笨倳浀纳羁陶摂酁樵诋斍靶蝿菹峦苿泳W絡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網信工作要牢記“國之大者”,更加強化互聯網思維,賡續歷史文脈,守正創新,加強網絡優秀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培育積極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用中華優秀文明成果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滋潤人心、滋養社會,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網絡更加深入人心。
從中華文明的統一性深刻把握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深厚文化歷史背景。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共同信念、歷史取向、胸懷格局、發展道路。統一性是中國歷史的主旋律,是中華民族的合奏曲,也是中華文明的大基調。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保持著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認同,保持著對共有歷史文化的認同。可以說,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交流,匯聚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干壯才能枝繁葉茂。網信部門要胸懷“國之大者”,聚焦中華文化的統一性,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目標,牢牢掌握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民族團結的網絡主流思想輿論,宣傳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準確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歷史脈絡,準確認識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性,增強維護民族團結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從“兩個結合”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和精神特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個結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標志之一。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構成中國式現代化的底色;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性規定,這些共同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氣質。特別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和實踐的百年奮斗歷史為依托,在漫長的歷史中吐故納新、革故鼎新,積淀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推動著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前行。網絡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能夠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發揮巨大作用。我們要在推進網絡文化繁榮發展的過程中,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凈化網絡環境。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做好網上宣傳工作。尤其是立足寧夏講好中國故事,進一步挖掘寧夏傳統文化優秀部分。要圍繞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錨定寧夏未來發展,找好切口、找準切入點,總結和提煉寧夏發展成果,用寧夏經驗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
從“第二個結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定“四個自信”?!暗诙€結合”讓我們掌握了思想和文化的主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根本途徑。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在契合,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相貫通,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相融通。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互激發互相成就,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基因,使中華文明迸發強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實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生命,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了豐厚的歷史文化滋養。強調“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就是因為世界現代化進程發展至今,那些一味的模仿者、盲目的追隨者注定沒有前途。中華文化是常新的,本身包含著許多現代性因素。對此,我們應更加深刻認識“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結合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更好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擔負起新思想凝心鑄魂、網絡文明育新人、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等新的文化使命,緊扣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特點,大力推動數字文化建設,在網絡空間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樹立新風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為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力量。
高質量推動文化傳承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立足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現代文明,全面總結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回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意義、基本路徑,鮮明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重大課題,為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把握“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賡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思想的引領、文化的滋養、精神的支撐。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對“兩個結合”的深刻領悟,轉化為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行動自覺,全面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更好詮釋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加強文化遺產系統保護。精準提煉寧夏文化遺產的內在精髓和時代價值,堅持以長征、長城、黃河國家公園建設為統領,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開展黃河文化遺產資源再梳理工作,全面起底歷史文獻古籍和文物資源。探索非遺保護研究基地、非遺村落等動態管理機制,打造高水平的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廊道。大力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立足中華文化根脈,對歷史文化、農耕文化、移民文化等進行深入挖掘和創意提升,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構建維系中華文化認同感的有效載體。持續深化“非遺過大年”文化品牌,實施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紅色基因庫建設項目,傳承中華文化基因。打造新時代寧夏品牌形象。設計寧夏“娃娃魚”形象標識,打造“魚躍龍門”“紫氣東來”“紅色六盤”三大IP。高水平辦好中阿旅行商大會,以旅游為載體推動文化交流與傳播。
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繁榮文藝創作促進文化惠民。習近平總書記以貫通古今的文化自覺,概括提煉出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這五個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寧夏是西部民族地區,是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節點,更加需要理解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沁潤心靈、啟迪思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厚培文藝創作土壤。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融會貫通和創新表達,以寧夏西海固“苦瘠甲天下”的脫貧致富奇跡、“干沙灘”到“金沙灘”的滄桑巨變、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當驚世界殊”的奮斗歷程等為精神內核,持續加大現實題材創作力度,不斷推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新時代的精品力作。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實施社會文化指導員“雙百”行動,開展“一縣一特”鄉村文化示范項目,整合提升“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平臺,年均創新開展特色文化惠民活動4000場次。充分發揮“文化大篷車”黨的創新理論“宣傳隊”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播種機”重要作用,用群眾聽得懂、記得住、接地氣的方式,將黨的創新理論“送入尋常百姓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建設,以推進標準化均等化為抓手,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公平性、便捷性、實效性。
深刻把握新時代的文化使命,聚焦文化賦能推動產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持以“當表率、作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擔當,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發揮文化旅游產業在補齊產業短板、延伸產業鏈條、增強產業動能、放大產業價值方面的“倍增器”作用,持續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業態深度融合。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引領,出臺《關于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關于打造賀蘭山東麓世界級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的實施意見》,構建“一軸一廊、一核三區”的文化旅游發展“全景圖”,推動文化旅游與水利、教育等行業以及“六新六特六優”產業跨界融合,實施“寧夏二十一景”創新升級行動,全力打造寧夏文旅新名片。加快文旅消費升級。實施文化旅游消費促進“六大行動”,爭創一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試點城市和國家文旅消費夜間集聚區。創新文化消費場景,推出沉浸式體驗活動,激活文旅消費,推動旅游業加速恢復振興。增強創新發展動能。大力實施數字科技賦能項目,完善“云、網、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一碼游寧夏”系統。創新旅游管理機制,加大跨縣區旅游資源整合力度,推動跨行業、跨區域一體化發展。實施國際知名企業入寧、央企入寧計劃,力促文化旅游行業龍頭企業項目落地,做強做大一批“精特優新”文化旅游企業,以文旅產業賦能發展,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寧夏文旅“新引擎”。
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歷史高度,發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歷史宣告:“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痹谛碌钠瘘c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總書記賦予我們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廣電系統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守正創新強陣地、優服務、創精品,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加強陣地管理,著力夯實文化繁榮安全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廣播電視處于意識形態第一線、最前沿,要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導向管理全覆蓋、無死角要求,嚴格落實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內容風險預警監測聯動閉環管理機制、網絡視聽節目內容管理暫行辦法、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紅黃牌制度、宣傳工作季度報告制度、監測情況通報制度,強化重要和敏感時間節點、重大活動、重要保障期風險隱患分析研判,深入開展違規商業廣告整治、非法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整治、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堅決查處違規開辦頻道頻率、違規運營頻道頻率、違規制作發行節目、違規傳送節目等問題。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常態化開展廣電行業安全大檢查,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全面加強播出發射系統維護、傳輸線路巡護和網絡安全防護,突出抓好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不斷提高安防能力,筑牢政治安全、意識形態安全防線。
健全服務體系,加快補齊文化強區建設短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打造文化興盛沃土、建設文化強區,廣電系統必須奮發有為。要全面推進全區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升級拓展西吉縣、海原縣等縣(區)應急廣播系統,加快推進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中衛市、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應急廣播平臺和彭陽縣、青銅峽市等縣(區)應急廣播系統建設,到2025年建成國家、自治區、市、縣(區)、鄉(鎮)五級互聯互通的應急廣播體系。落實《全區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站標準化管理辦法》《全區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縣級標準化試點方案》,組織開展惠農、吳忠、羅山等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站標準化管理和靈武市、中寧縣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縣級標準化試點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寧夏經驗”。全力推動中國廣電(寧夏·中衛)數據中心綠色節能示范、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寧夏分平臺等項目建設,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新型廣電媒體傳播網、國家文化專網和國家新型基礎設施網。鼓勵民營資本依法依規開展視聽業務,打造要素完備、充滿活力、特色鮮明、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廣電視聽產業體系。
狠抓精品創作,努力推出更多彰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精品力作。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聚焦“出好劇、出好片、出好節目”,按照“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秀作品。強化規劃引領。聚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凸顯中華文明突出特性、展示“兩個結合”重大成果設定工作目標,瞄準“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星光獎”“金聲獎”以及中國廣播電視大獎等幾大獎,下功夫抓好紀錄片《百萬大移民》《閩寧紀事2023》、電視劇《星星的故鄉》等重點作品創播,努力實現單項突破。加強內容統籌。以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題材為重點,結合國家的主題主線和重大時間節點,每年指導扶持一批電視劇(動畫片)、紀錄片、網絡視聽精品,打造一批優秀節目欄目,通過3至5年努力,推動我區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創作體系更加完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作品質量總體水平大幅提升,精品力作持續涌現,實現更高質量、更加豐富、更為均衡、更有效率的內容生產和供給。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廣播電視節目(含文藝節目、紀錄片、廣播劇、動畫片)題材庫,結合主題主線和重要時間節點,動態儲備重點選題,推動優秀選題投拍轉化,實現推出一批、儲備一批、創作一批、謀劃一批的良性發展格局。加強對外交流。深入實施“視聽中國”播映工程、絲綢之路視聽工程、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繼續辦好《寧夏時間》《寧夏影視周》《MBC中國劇場》等欄目,充分發揮海外新媒體傳播平臺作用,鞏固深化長效合作機制,重點推動電視劇《山海情(阿語版)》、紀錄片《與非洲同行》、動畫片《夢娃》《天天成長記》等在中東和非洲國家電視臺播出,講好寧夏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更好擔負起主流媒體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開創性地闡述了“第二個結合”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我們要從講話中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第二個結合”的內涵和意義,發揮主流媒體作用,更好擔當起新的文化使命,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匯聚推動建設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磅礴力量。
加強輿論引導,讓主流輿論成風化人、凝聚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币J真做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宣傳闡釋,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貫穿融入新聞報道、新媒體產品等各方面,遵循傳播規律、創新話語表達,推出一大批新風撲面、熱氣騰騰的專題報道和精品力作。堅持理論輿論同頻共振,緊緊圍繞“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精心組織宣傳闡釋和專題策劃,推出系列評論言論、訪談報道、專家學者文章,在推進總書記重要思想的深化、內化、轉化上持續下功夫,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進千家萬戶。加強新聞策劃,聚焦推進文化強區建設系列重要舉措,把筆觸和鏡頭對準基層一線和人民群眾,以小切口展現我區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積極成效,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精神需求。大力宣傳我區先進模范人物,推出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質量文化產品,積極營造向上向善的濃厚輿論氛圍;結合增強“四力”教育實踐,深入基層抓“活魚”,關注“草根英雄”,講好老百姓的感人故事,積極營造廣泛弘揚、人人參與、全面行動的良好氛圍,使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充盈。
用好紅色資源,讓偉大建黨精神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蔽覀円J清歷史規律、把握歷史大勢、增強歷史主動,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出發點,以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為方向,以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目標,以強烈的文化擔當創造和書寫新的歷史。要深挖偉大建黨精神的歷史意蘊,利用短視頻、動畫等傳播手段,積極開展紅色資源通俗化、年輕化、網絡化解讀,實現輕量化、移動化、碎片化傳播,深度挖掘毛澤東同志創作《清平樂·六盤山》以及專門為寧夏題寫詩詞的背后故事,講好“將臺堡紅軍會師”“單家集夜話”“夜宿喬家渠”等革命故事,讓紅色故事變得更加生動鮮活,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發出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等偉大號召,持續開展行進式、調研式采訪報道,深入挖掘其時代內涵和具有我區地方代表性的精神特質,注重將偉大建黨精神與新時代偉大成就緊密結合,與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寧夏故事相結合,推出一大批有縱深感、說服力、感染力的重磅報道,使黨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歷久彌新,彰顯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價值。
發掘寧夏地域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浸潤人心、綻放光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痹催h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堅實根基。我們要圍繞長城文化,黃河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積極開設“文明履痕”“社會寫真”等地方史志類文化欄目,打造《不到長城非好漢》等融媒體作品,全景式深度呈現寧夏風土人情、自然風光,助推寧夏文旅產業發展。圍繞靈武水洞溝、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等歷史遺跡,以及《山海情》、花兒、鎏金銀瓶、胡旋舞墓門國寶級文物等大的文化IP和文化地標,強化技術賦能,靈活采用XR、3D、全息影像等新技術,推出“考古寧夏”“博物館里的寧夏”等大型系列文博發現和研究闡釋類融媒體作品,挖掘和開發歷史文化故事,找到更多有效的優秀傳統文化“打開方式”,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對寧夏“好山好水好風光,好吃好玩好地方”的生動概況進一步具象、實化,圍繞葡萄酒文化、枸杞文化、“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等,策劃“寧夏好物”等系列全媒體報道,拓展更多文旅推介項目。聚焦飲食文化及新民俗、新民風、新文化等寧夏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組織媒體深入基層一線調研采訪,講好民族團結、移民開發、東西協作、鄉村振興、“一帶一路”、生態環保等故事,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壯麗篇章。
做好文化傳承發展這篇大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闡述了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深刻回答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意義,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寬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這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光輝文獻,是我們建設文化強國的行動指南。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面對時代考題,我們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注重做好文化傳承發展這篇大文章,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不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努力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推進文化傳承發展,必須注重思想解放。習近平總書記精辟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內在機理,強調“‘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彼枷胧切袆拥南葘В峭七M宣傳文化工作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讓我們不斷深化對中華文明的認識、不斷深化對文化傳承發展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實現主流媒體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的作用。這次主題教育期間,各調研組在調查研究期間發現了一系列突出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秉持中華文明特有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在具體行動上加深對“第二個結合”的領悟,更好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特性,在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挑戰中,勇于接受新事物,以思想和文化的主動,為廣電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
推進文化傳承發展,必須注重品牌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边@是深化和破解新聞宣傳與媒體傳播工作的新指引、新路徑。寧夏大地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文化波瀾壯闊,為我們新聞工作者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創造了條件。我們要充分發揮媒體優勢,在努力打造新時代寧夏文化品牌上下功夫,在講好寧夏故事上有新作為。同時,我們要努力把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的當代價值、時代意義、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在新科技賦能、移動端傳播、可視化呈現、年輕態表達上下功夫、出精品。我們要聚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打造文化興盛沃土”“努力建設新時代文化強區”部署,持續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強化親和力、提升影響力,推出更多更好、熱轉熱議的全媒體精品,讓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韻律跳動得更為有力。
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必須注重守正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寧夏廣播電視臺加強對外宣傳的能力建設,推動寧夏歷史文化走向全國,就是要深入踐行、爭當主角,以此為思想引領和理論遵循,讓中華文化中的寧夏元素、寧夏聲音、寧夏表情一起走向世界。一個時代的進步,總是以文化的繁榮為鮮明標識;一個地域的發展,也必將以文化的興盛作為有力支撐。我們必須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穿融入新聞宣傳各環節、各方面,不斷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在推進總書記重要思想的深化、內化、轉化上持續下真功。當前,特別是要加快黃河寧夏故事節目創作,以此為依托推進文化傳承發展傳播工程,用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對寧夏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度挖掘與展示,整合各頻道頻率資源,傾情推出一系列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視聽節目精品,實現線上線下、大屏小屏、廣播電視、新媒體有機結合,形成融媒體報道矩陣和聚合效應,體現互動性、沉浸式、智能化,增強權威性、針對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拓展出的廣闊文化空間里,貢獻寧夏廣播電視的力量。
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貢獻寧夏力量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是社科隊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要的政治任務、理論任務和學術任務。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譜寫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寧夏篇”貢獻智慧和力量。
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不斷加強對中華文明歷史的學習研究,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規律性的理解和認識,深刻把握并深入闡釋中華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入闡釋建設中華現代文明在寧夏的實踐,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站在歷史制高點和時代最前沿,全面客觀地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刻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色、文化品格、價值追求,堅持以科學態度對待傳統文化,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更好地賡續紅色血脈、弘揚黨的光榮歷史,在不斷增強歷史自覺和人文自信中深入理解歷史問題、認識當今中國、把握未來走向,促進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
深刻把握“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成長發展的深厚基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結合”的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科學回答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基礎問題,豐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內涵和實踐途徑,闡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和政治理想等方面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的高度契合性。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兩個結合”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準確把握“兩個結合”的科學邏輯,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始終堅定“四個自信”,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堅持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建設,加快構建與傳承發展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進新時代文化強區相適應的歷史學學科、文化學學科、民族學學科、古籍文獻學學科以及地方歷史文化學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提升工作效能,助力打造文化興盛沃土,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貢獻寧夏力量。
深刻把握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要求,奮力推動新時代文化強區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中華文化發展史、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為推進文化理論創新、深化歷史文化研究、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寧夏哲學社會科學的高端學術機構和全區哲學社會科學綜合研究中心,我們要充分認識社科院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動寧夏地域特色文化發展中的使命任務,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結合貫徹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開展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推進建設新時代文化強區、建設中華現代文明在寧夏的新實踐等系列應用對策研究,發揮好建言資政作用。發揮社科院綜合學術研究機構作用,推動科研人員通過國課區課及在學術期刊發表文章,深入開展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學術性研究,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供有力的學理性支撐。堅定文化自信自強,充分發揮理論闡釋、學術研究、決策咨詢職能作用,加強文明文化研究人才隊伍建設,主動服務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大局,推動新時代文化強區建設。要立足國情、區情深入開展研究,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深化寧夏地方歷史文化研究中賡續歷史文脈,在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譜寫當代華章,不斷增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美麗新寧夏的精神力量,為推動中國特色寧夏特點的歷史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等發展作出社科新貢獻。
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倳浽趺凑f,我們就怎么做。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切實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深刻理解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大歷史觀,以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對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進行了全面系統精準的總結。這一論述精辟而深邃,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又一重大原創性成果,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古今中外,有無數人曾總結概括中華文明的特征,但都難以做到全面系統精準。只有在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新時代;只有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用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的新時代;只有在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只有在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的新時代,才具備為悠悠中華文明“精準畫像”的歷史和時代條件,才能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從而思想不凝固不僵化,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
深刻把握“第二個結合”的精髓要義。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領悟了馬克思主義這一精髓要義,開創性地實現了“第一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也就是“第二個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五個方面對“兩個結合”進行了全新而生動的論述,特別強調“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習近平總書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不斷深化對“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認識,為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一片“新藍海”。馬克思主義的興起是歷史的奇跡和歷史的必然,生生不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的奇跡和歷史的必然。高度契合的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融通,更是歷史的奇跡和歷史的必然。這一結合、融通,真正而深刻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原理“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已經產生“深刻的化學反應”,并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它必將在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給世界以更多的奇跡和啟迪。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個重大命題本身就決定,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寶庫進行全面挖掘,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將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拓寬理論視野,以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學習和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在“人類知識的總和”中汲取優秀思想文化資源來創新和發展黨的理論,不斷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眾長的理論大格局大氣象作出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貢獻。要及時科學解答時代新課題,以我國實際、寧夏實際為起點,認真總結寧夏在“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方面的實踐探索,進一步聚焦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開展對策研究,進一步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為綱和魂,深入闡釋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戰略部署,為把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建設的小齒輪更好地嵌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大齒輪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撐。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在基層一線不斷磨礪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不斷在實踐中發現真理、發展真理,用實踐實現真理、檢驗真理。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理論研究闡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更好學習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體系,不斷譜寫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當代華章。
在文化強區建設中貢獻文藝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根本方針和行動指南。文藝百年發展歷史已經印證,“兩個結合”是最契合中國文藝的理論源泉和實踐詮釋,孕育著豐富的守正創新因素。文藝文聯工作要在“兩個結合”中汲取養分、涵養自身,培育出枝繁葉茂、百花齊放的文藝圖景。
立足“兩個結合”的領悟,激活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1年來,其精神在我國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不同時期得到不斷繼承和發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時提出、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寫入《決議》、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科學闡釋、再到本次座談會重點闡述“第二個結合”,“兩個結合”的科學內涵越來越豐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并最終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和受其滋養的廣大人民的價值觀念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這是“兩個結合”尤其是“第二個結合”最為根本和廣泛的基礎。踐行“兩個結合”,文藝文聯工作既不能丟了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也不能斷了歷史文化根脈,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方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特別要結合寧夏實際,立足寧夏獨特地域文化背景,多方位、多角度展示黃河文化、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把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作為文藝創作的主題來表現,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傳統文化內在的生命力,為寧夏文藝繁榮開拓新空間。
立足“五個突出特性”的把握,拓展傳統文化的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并深入闡釋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對于我們全面深刻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立足連續性,要把文藝文聯工作扎根深厚的傳統文化資源中,在文藝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用文藝的方式賡續歷史文脈。立足創新性,要把創新精神貫穿于文藝創作生產全過程,善于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促進傳統文化在文藝領域的資源轉化與賦能發展。立足統一性,要把增進文藝作品的認同性和凝聚力放在突出位置,在增強中華民族認同感、歸屬感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立足包容性、和平性,要加大文藝工作交流互鑒力度,創新對外交流方式,向世界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習近平總書記以“五個突出特性”為中華文明“精準畫像”,凝聚起了中華民族更為強大的文化自信。文藝文聯工作要準確把握“五個突出特性”,進一步提升文藝創作的境界與高度,展現開放、包容、自信的文化姿態,讓世界透過寧夏了解中國。推進寧夏文藝走出去工程,積極爭取中國作協支持,推動落實“1+5+1”文學對外傳播機制,促進中國文學在西亞、北非國家傳播。積極創建“中國曲藝之鄉”、中國作家協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創作實踐點,有效提升《朔方》《寧夏文藝家》及寧夏文藝網等創辦質量,提高寧夏文藝的傳播力與影響力。持續深化文藝評獎評論,發揮好《朔方評論》主陣地作用,加強對西海固文學理論研究的探索創新,以深刻的批評實踐和鮮明的導向作用,引領和助推寧夏文藝“高峰”建設。
立足“人民至上”的立場,增強傳統文化的傳承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黨之所指、藝之所向,廣大文藝工作者在踐行“兩個結合”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傳承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放在文藝為人民放歌、為時代鑄魂的熱潮中推進,不斷拓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挖掘的路徑,增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發展的韌性和張力。文藝文聯工作要深入實際、服務群眾、圍繞大局,在創作方向上更加突出民族復興的主旋律,創作題材上更加突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大主題,藝術表現上更加突出美麗新寧夏的主色調,形象塑造上更加突出團結奮斗的新史詩,傾心回答好新時代文藝工作的嶄新命題,在文藝實踐中不斷深化“兩個結合”的貫徹落實和“五個突出特性”的領會把握。聚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的生動實踐,圍繞自治區“三區建設”“四新任務”“五大戰略”等全局性戰略部署,與中國作協共同選派骨干作家深入基層采風,創作出一批反映寧夏山鄉巨變的優秀作品,全力沖擊“茅盾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不斷完善和豐富志愿服務活動,深入開展文藝惠民活動,讓群眾的文化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為新時代文化強區建設營造濃厚氛圍。
用“兩個結合”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
“兩個結合”是我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只有始終遵循“兩個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的作用,才能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高質量發展。
以“兩個結合”為遵循,進一步明晰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方向。深刻理解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方向是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前提和根本。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使我們進一步明晰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把握好的方向。一方面,要把握好三種資源。一是馬克思主義的資源,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形成的成果,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體內容,也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最大增量。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分寶貴、不可多得的資源。三是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包括世界所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取得的積極成果,這可以成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有益滋養。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融通各種資源,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另一方面,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加強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加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分析研究,加強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研究闡釋,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只有遵循“兩個結合”,切實解決好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什么的問題,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才能健康發展。
以“兩個結合”為遵循,進一步加快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自主的知識體系建設。自主的知識體系建設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體現和重要內容。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面臨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必須做出自主的回答。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只有聆聽時代聲音,以我國實際為研究起點,用好“堅持問題導向”這個方法,回應時代呼喚,認真研究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從而構建起具有自身特質的知識體系,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另一方面,要做到文化自覺。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成長發展的深厚基礎。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思想精華,把中國的文化精神、價值心理與知識體系的發展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能增強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文化底蘊,又能增強中國的文化自信,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只有遵循“兩個結合”,更加明晰構建什么樣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才能穩步發展。
以“兩個結合”為遵循,進一步明晰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是我們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原則和思想武器,也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一要突出體現民族性。體現民族性并不是排斥其他國家的學術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的基礎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全面系統地映照出中華民族價值觀念、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獨特之處。二要突出體現原創性。原創性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標志。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融合古今中外世界文明發展的真知灼見,大力培育和提高學術原創能力,提出標志性的概念、原理、方法,形成原創性的學術思想和學術觀點、學術命題和學術話語。三要突出體現實踐性。要聚焦當代中國問題,以寬廣的視野觀察世界、把握歷史、思考未來,體現出真理與價值的有機統一。四要突出體現系統性。完善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要有完整的邏輯結構和強大的解釋力。要運用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方法,各個學科之間、各種學術觀點之間貫穿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相互配套、銜接,著力解決和回答中國現實問題,滿足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需求,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五要突出體現開放性。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以觀照世界的眼光、開放包容的姿態,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只有遵循“兩個結合”,以明晰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才能創新發展。